白居易的《长恨歌》纵然你背不下来,你也一定读过,纵然你妹读过,你也一定听过这首诗的名字,白居易的《长恨歌》不可谓不是一首佳作,而这首诗的由来,其实有很多能说的东西。


  隋代仁寿元年,隋文帝杨坚到这里消夏避暑,见此地风景优美,便下旨在这里修建一座行宫,名为仙游宫。

  到了唐代,仙游宫改为三个寺院,一个寺院已经无存,留下的两寺分隔在黑河南北两岸。南岸的就是仙游寺,亦称南寺,明代曾改名为普缘禅寺。清朝康熙年间重修寺院,又恢复了仙游寺的旧称。

  仙游寺四周山清水秀,峰峦环峙,环境清静幽雅,白居易任县尉时,常与文友到此把酒谈诗论文,纵谈天下国事。

  据陈鸿《长恨传》记载,元和元年十二月,白居易为周至县尉时,与王质夫、陈鸿游于仙游寺,因话及昔年玄宗与杨妃的爱情悲剧,相与感叹,并请白居易作歌以传其事。


  白居易应命写《长恨歌》,“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不朽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就在这里写成。

  对于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究竟是赞美唐玄宗与杨贵妃坚贞不二的爱情,还是讽刺唐玄宗的荒淫误国,或者是谴责杨贵妃祸水红颜?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长恨歌》全诗可分为两个篇章,上篇主要描写了李、杨爱情与李隆基失去杨玉环后的落寞与悲寂,是为写实;下篇则明显文风突变,由写实转为写虚。“……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读至此处,仿佛能感受到云烟缭绕的神秘感。

  在下篇,看似是用场景虚构的手法,来衬托前文李隆基失去杨玉环的寂寥与不舍,但其间有夹杂诸多细节,令人生疑。如“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一句,是在描写杨玉环听闻李隆基遣使来寻找自己时的容貌;“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一句,则是讲述杨玉环将李隆基赠予的金钗钿盒拆分,当作信物交与信使;又如“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描述信使临别之际,杨玉环千叮咛万嘱咐自己对君王的思念与眷恋。


  诸多的细节描写,如同这些场景真真切切地发生过一般。这一点又产生新的疑云。白居易写下《长恨歌》之时,已距离杨玉环离世整整50年(杨玉环卒于公元756年),这些宫闱秘事,他是如何能写得如此有板有眼呢?

  《长恨歌》其实是为初恋而写?

  据文史学家考证,着名诗人白居易不少诗中提到的符离村姑湘灵其实就是自己的终生恋人,这与白居易写作《长恨歌》、《长相思》的创作初衷有必定关系。据说,白居易的初恋是一个叫陈湘灵的女子,美貌多情,比自己小4岁,只不过因为封建思想,母亲一直不同意两人结婚,最后这段感情成了他一辈子最大的遗憾,两人多年以后相见,陈湘灵一辈子没嫁人,当年的恋人竟然抱头痛哭,如此虐心的故事,岂是一个“恨”字了得!

1.《白居易为什么写长恨歌 白居易写长恨歌的意义 白居易为什么要写长恨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白居易为什么写长恨歌 白居易写长恨歌的意义 白居易为什么要写长恨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219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