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花》的旋律在中国家喻户晓,这首歌曲是陕北民歌中最广为流传的一首,从30年代传唱至今,深受几代人的喜爱。国家大剧院以民歌《兰花花》为素材,力邀作曲家张千一、编剧赵大鸣、导演陈薪伊、指挥张国勇等组成核心创作团队,创作推出了中国原创歌剧《兰花花》,将于10月1日至5日国庆期间首演问世。作曲家张千一的音乐创作历时3年,期间大剧院组织音乐试听会十余次,最终于2017年创作完成。

中国人始终有自己的情怀,

艺术家更是如此。

歌剧《兰花花》既不是文学名著的改编,题材也未与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节点有背景关联,而是源自于一首淳朴动听且散发着黄土高原泥土之芳香的陕北民歌“兰花花”。这首根植于民间的普通叙事性歌曲在中国流传了半个多世纪,其实已经很不普通,值得一写。但是,歌曲“兰花花”和歌剧《兰花花》仅就体裁形式而言就有着本质意义上的不同。在歌剧《兰花花》里,民歌“兰花花”更多的是以核心动机材料或精心设计的结构性戏剧情境而发挥其独特作用的。作曲家作为歌剧的“中场发动机”,最为重要的恰是用音乐塑造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用音乐全面覆盖文本、整体结构戏剧;用音乐风格“先导性”地确立戏剧风格,从而完成以音乐承载戏剧的使命。

对于我来说,《兰花花》不是原生态的代名词,我希望用自己的创作理念和真挚的心灵感悟创造性地将陕北音乐赋予新的生命意义。

——张千一

▲歌剧《兰花花》作曲:张千一(排练现场)

与孤独为伴的三年

三年创作一部歌剧音乐,其时间不算短也不算最长。但作曲家的确很苦,与孤独为伴几近疯狂,既要从宏观上又要从微观上思考怎么写,诸如音乐风格与人物性格的关系,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的关系,可听性与技术性的关系等等等等。“我在创作歌剧《兰花花》音乐的几年时间里,经常半夜突醒,时而思绪突断,还时不时与自己‘较劲儿’”。 张千一在绝望、痛苦、幸福中辗转了多次:“我常会发无名火”,这样的无名火,源于他对剧中各角色音乐性格精益求精的冥思苦想,比如:兰花花多次表述的“死”字,有她被逼迫嫁人时“生也难死也难”,也有“我不怕死”,还有“肚子里的娃不能和我一起死”,这些“死”字的精妙音乐处理方式把兰花花在命运发展过程中的性格变化鲜活地体现出来;再比如:兰花花“大”第四幕如天旋地转般地反复演唱的“天哪”,作曲家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把前十六分音符和人失控时喊叫式的语音调门结合起来,生动地把“大”癫狂的状态表现出来。另外,乐队的写作对于歌剧来说至关重要,歌剧一定要把演员的唱放在首位,配器需要特别精细。乐队声部该让的地方要让,该出来的时候要出来,要有交响思维,而不是简单的歌曲伴奏,因此《兰花花》乐队写作的时间也较长。“我写总谱的时候,三伏天都不敢开空调,生怕不注意吹出病来中断创作”,他是一路陪伴作品中每一个人物和每一个音符度过三个春秋冬夏的。

▲歌剧《兰花花》作曲张千一(左)与导演陈薪伊(右)

没有“废笔”的两小时

歌剧一般都比较长,这与歌剧的戏剧推进速度比较慢,且戏剧停止部分的唱段因其发挥抒情性特点而占时较长有关系。作曲家在歌剧《兰花花》的文本覆盖和戏剧结构过程中特别加强了戏剧的动力感,抒情性和戏剧性齐头并进,一环扣一环。“我想,当《兰花花》的最后一曲唱完时,观众是不想离开剧场的。” 在张千一心中,《兰花花》应该是一部可以让观众“坐得住”“看得完”并且“舍不得”的歌剧。他给这部时长两小时的歌剧定位是既好听又好看。听《兰花花》,观众会切实感受到全剧处处都洋溢着陕北音乐的风格魅力,同时观众也能体会到作曲家用现代音乐语汇所展现的民间音乐新的时代感染力;看《兰花花》,观众不需要为了等一两首好听的咏叹调或唱段而熬过数百个平庸的小节,因为这部歌剧是全程“无废笔”的,每一段音乐都经过精心的设计,每一个音符都饱含心血,其戏剧发展所关联的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戏剧冲突所关联的每一个环节都丝丝入扣。

从一首几分钟的民歌,到两个小时的歌剧,好比跨越万水千山取得真经。没有“七七四十九变”的本领,没有度过“九九八十一难”的曲折,是无法完成这样一部具有史诗品质的歌剧的。张千一认为:“《兰花花》是坛老酒”,2017年10月1日国家大剧院以歌剧形式为这坛老酒启封,定会飘香四溢。”

走近作曲家:张千一

张千一,博士,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原总政歌舞团团长,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音乐工作委员会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音乐创作》主编、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等。1976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管弦系;1984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于陈钢、桑桐、施咏康等教授;2007年获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博士学位,导师:杨立青教授。自八十年代初以交响音画《北方森林》登上中国乐坛以来,创作了大量的交响乐、室内乐、声乐、歌剧、舞剧、舞蹈、电影、电视剧等各类不同体裁、题材的作品。曾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工程剧目”奖、“金钟奖”作品金奖、“荷花奖”舞剧比赛音乐金奖、“曹禺戏剧奖”优秀音乐奖、“金鸡奖”最隹音乐奖、“飞天奖”最隹音乐奖、“金鹰奖”最隹音乐奖、“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等多项大奖,是一位在器乐、舞台、影视、声乐等作品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就的作曲家,被誉为“作曲鬼才”。曾获得全国少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军“德艺双馨名师名家”等荣誉称号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要作品包括,交响音画《北方森林》、交响组曲《云南随想》(I)(II)、交响随想曲《我们的岁月》《大提琴协奏曲》《A调弦乐四重奏》《大提琴四重奏》等,歌剧《太阳雪》《我心飞翔》等,舞剧《野斑马》《大梦敦煌》等,说唱剧《解放》、乐舞诗《大唐赋》、舞蹈《千手观音》等,影视《红色恋人》《益西卓玛》《我的长征》《天路》《红十字方队》《茶马古道》《大染坊》《成吉思汗》等,歌曲《青藏高原》《嫂子颂》《女人是老虎》《走进西藏》《传说》《在那东山顶上》《相逢是首歌》等。

2016-2017年担任人民音乐出版社《嘹亮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优秀歌曲集》(9卷)主编。

此外,张千一还是目前国家大剧院唯一委约创作过歌剧(《兰花花》)和舞剧(《马可.波罗》)的作曲家。

排练现场探秘

国家大剧院原创中国歌剧

《兰花花》

演出时间:2017.10.1-2017.10.5 19:00

演出地点: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主 创

作曲:张千一

编剧:赵大鸣

指挥:张国勇

导演:陈薪伊

舞美设计:霍廷霄

服装设计:陈同勋

灯光设计:韦尼乔·凯利

造型设计:陈敏正

音乐指导:黄小曼

合唱指挥:焦淼

演 员

兰花花:赵丽丽/李欣桐/杨琪

周老爷:关致京/杨毅

赶羊:薛皓垠/扣京

骆驼子:张英席/王泽南/李扬

兰花花“大”:刘嵩虎/王鹤翔

媒婆:郝苗/陈冠馥

文案 | 赵雨暄、刘艺

摄影 | 王小京

编辑 | 李爽

国家大剧院

1.《作曲家张千一谈歌剧《兰花花》音乐创作:“三年写了两小时,值!”》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作曲家张千一谈歌剧《兰花花》音乐创作:“三年写了两小时,值!”》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0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