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开播于2009年的已经是整整十年前的电视剧。然而,十年间,无论是“谍战题材”还是“隐蔽战线题材”能超越此剧者却不算多,甚至是屈指可数。当年看的时候,除了个别情节设计略有“都合主义”的违和之感外,整个故事和背景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史实硬伤。相反,从情节推进、人物设定以及台词中,皆可看出创作者所下的苦心。或许是因为电视剧过于出色,以至于之后十年间国内谍战剧都很难望其项背,而它的影响力甚至跨界到了游戏圈。例如游戏及其前身中,都能发现不少电视剧的影子。

互动游戏

在电视剧的最后,主角余则成阴差阳错地跟随败逃的国民党政权退往台湾并继续潜伏敌营。由此,余则成的原型往往被认为是在台湾被捕遇害的“密使一号”吴石将军。吴石早年毕业于保定军校,官至陆军中将,先后出任过第十六集团军副司令、“国防部史料局局长”及 “国防部参谋次长”。1947年4月,秘密加入中共,曾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共方面传递了大量极为重要的军事情报。1949年8月随国民党政权赴台。1950年3月被捕,后遭处决。1973年,被追认为烈士。在国民党军方中枢担任要职的吴石竟是潜伏的“中共间谍”。此案对当时的国民党政权刺激甚大。事发后不久,1950年6月29日,蒋经国在台北各情报机关干部的餐叙会上哀叹:“最痛心的是过去一年多,高级将领中有不少都变了节:已经枪毙的如陈仪、吴石……我们会想到去年一年的痛苦教训,真是不堪回首!今天,这个叛变了,明天,那个靠拢了,后天有事一个投降了,接踵相接,令人叹气!”

郑立:,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年

1948年3月吴石给时任国民政府文官长吴鼎昌的公函,可见吴石的笔迹与印章

不过,在小说原著的故事中,余则成并没有去台湾,而是上了东北战场。在电视剧中,余则成的人设与吴石将军似乎也有很明显的不同。首先,余则成在解放前夕仅为中校,而吴石已官拜中将,两人所能接触的机密层级与所涉领域肯定会有很大不同。此外,更重要的是两人的出身背景、专业体系大相径庭。吴石是职业军人出身,历经抗战、国共内战,长期在纯军事系统任职;而余则成一直浸润在谍报圈中,属于科班出身的专业情报人员。不过,在军统历史上,倒是有一人与余则成的经历高度类似,那便是周镐。

与余则成一样,青年时代的周镐加入军统,在抗战期间参与对汪伪的特殊工作,之后又弃暗投明转而加入了中共。早在1935年,周镐就加入了军统的前身复兴社特务处,比1937年进入青浦特训班的余则成资历略深。抗战期间,曾受戴笠之命,潜伏回南京与周佛海建立秘密联系管道。这与余则成领命去暗杀汉奸李海丰后发现重庆与汪伪之间暗通款曲的情节,多少有些类似。抗战胜利后,周镐在军统内部的斗争中受迫害而失势。与电视剧中的余则成一样,周镐在目睹抗战后的各种乱象后对国民党政权渐感失望,进而转投中共。解放战争期间,他一直以军统高级情报人员的身份,协助搜集传递重要情报并参与国民党将领的策反工作。1949年初,冒险策反冯玉祥旧部孙良诚、刘汝明时不幸被捕牺牲。

周镐

蒋介石给毛人凤电报命令其立即处决周镐

不过,若依照电视剧的情节,余则成真去台湾继续潜伏,他将面对怎样的险境呢?

首先,可料想的是作为“老军统”的余则成势必会面临一波人事变动与机构动荡。国民党集团败退台湾后,包括余则成所属的的“军统”的情报机构都迎来了一轮整肃和调整。尽管毛人凤在台北重建了“保密局”组织,并留任局长,但他与蒋经国的矛盾却进一步激化。起初,蒋介石曾希望蒋经国直接接替毛人凤来掌管“保密局”,但蒋经国却无意去接收这个旧摊子,而是选择另起炉灶。

于是,蒋经国为避免原有情报系统官僚的掣肘,先在蒋介石的机要室下另设有规模达150人的所谓“资料组”,由他本人亲自负责统领。“资料组” 初听上去,只会让人以为这只是一个“层级不高且静态的单位”,实则不然。用蒋介石机要秘书周宏涛的话来说:资料组才是国民党当局所有情报机关真正的“顶头上司”。在蒋介石的亲自安排以及郑介民的辅佐下,蒋经国由此开始逐步监督、接管台湾岛内的各类大大小小的情报与特务机构。

对于如何驯服这些特务机关,蒋氏父子也是“用心良苦”。例如专门挑选了曾长期辅佐戴笠、后却在与毛人凤的内斗中失势的郑介民来辅佐蒋经国,并让他出任所谓“安全局”的首任局长。1955年,“保密局”改组为“情报局”,毛人凤出任首任局长,但几无实权。自1955年后,“保密局”、“调查局”、“省保安司令部”、“宪兵司令部”、“省警务处”等机关,此时已皆接受蒋经国领导“资料组”协调领导。一年后,毛人凤病故,蒋经国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国民党政权各级情报机关实际上的最高负责人。

在这段时期,对余则成这样当年受过戴笠赏识的“老人”来说,败退台湾之初或许正是一个重要的机会窗口。在此之前,毛人凤对这批戴笠的“老人”并不重用,态度冷淡乃至敌对。而蒋经国也因此反而会重用、提拔有此背景者,例如被派去接“情报局”班的蒋经国的心腹——叶翔之。在蒋经国重组国民党情报特务机关的过程中,叶翔之就发挥过极为重要的关键作用。

生于1912年的叶翔之是长期搏杀于国民党政权军情系统的“老江湖”。自日本明治大学学成归国后,便一直浸润于特务圈,不仅负责情报搜集,甚至直接参与实施各类暗杀行动。抗战期间,年仅29岁的叶翔之便被提拔为少将。1949年迁台后,出任“保密局”第二处处长。蒋经国创建“资料组”之时,便曾想招揽叶翔之,甚至因此触怒了毛人凤。以至于毛人凤一度想清理门户,暴力制裁叶翔之,直到蒋介石直接干预才得以暂时化解。此事之后,叶翔之正式成了蒋经国麾下的谍报心腹。待毛人凤去世后,叶翔之顺理成章地成为蒋经国在国民党当局情报系统最倚重者。以至于在当时台湾政治圈流行过这么一句话:“老先生的江山,小先生挑了一半。小先生的江山,叶先生挑了一半。”

长期从事隐蔽战线工作的前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部长王芳将叶翔之斥为“国民党老牌特工”、“冷血杀手”。 20世纪50年代,震惊中外的“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背后就有叶翔之鬼魅般的身影。而他在台湾最出名的行动就是指挥逮捕了中共台湾工作委员会书记蔡孝乾以及潜伏多年的陆军中将吴石。不久后,抗日名将李玉堂也因与中共有联系而被逮捕处决,同样也是他的“功劳”。当时的国民党政权风声鹤唳,对内整肃之严厉达到了空前的地步。而蔡孝乾被捕变节,又致使中共在台湾的地下组织几乎全军覆没,超过1100人受牵连被捕。有鉴于此,“余则成”若想利用国民党情报系统重组的机会继续长期潜伏,那么就必须先熬过50年代初的白色恐怖。在这种严酷的情况下,若余则成想要成功潜伏,其难度自然要比在天津时要大得多。

1950年6月,“保密局”呈送蒋介石的主要单位正副职干部名册。叶翔之当时正是负责行动的第二处负责人。

1950年5月12日,毛人凤呈报蒋经国审阅的蔡孝乾及吴石案的新闻稿。

王芳:,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1.《余则成是谁 《潜伏》中余则成的原型究竟是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余则成是谁 《潜伏》中余则成的原型究竟是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79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