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9月20日5时28分,一枚“风暴一号”运载火箭从酒泉基地点火起飞,经过7分20秒飞行,三颗卫星按照预先设定的顺序逐一与火箭分离,分别进入各自预定轨道。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美国和欧洲航天局之外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在此之后,直到2008年和2009年,印度和日本才分别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

在这次发射之后,新华社出于保密需要,仅发出一条简单的文字报道,却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各国情报组织倾巢出动,试图获取相关信息。谁也想不到的是,在卫星发射之后仅仅三天,国内某广播电台便将与火箭和卫星有关的轨道等数据和盘托出,造成重大泄密事件。加之我国航天系统对运载火箭研制任务进行了重大调整,“风暴一号”运载火箭系列被完全取消,“一箭三星”成为“风暴一号”运载火箭的最后绝唱。

据原总编游本凤回忆,“风暴一号”是我国迄今为止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以外唯一一种运载火箭名称,历史上共进行过11次发射。上世纪60年代末,考虑到上海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人才储备,且曾经承担探空火箭和防空导弹研制任务,中央提出上海可以搞导弹和卫星。196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上海下达了“701”工程任务,这其中包括“风暴一号”火箭和“长空一号”卫星的研制任务。“701”工程代号的含义是1970年第一号任务,要求上海方面你在1970年完成火箭初样。

为了充实上海方面的科研力量,航天部前身七机部开始负责培训上海方面的技术骨干,并支援了大量图纸资料和部分技术人员。由于上海此前没有进行过火箭和卫星的研制生产,因此必须要从零开始、白手起家。例如在突破运载火箭所需的特种焊接技术难关时,上海方面调动了上海焊条厂甚至多名全国焊接大王和劳动模范,集中进行技术攻关,对于某些对焊接应力极为敏感、焊接悉数极低的材料,上海焊条厂先后研制了几十种配方不同的特种焊条,唐应斌、龚春南等焊接专家攻关一个月最终创造了特种材料焊接领域的奇迹,并且打破了美国人长期保守的技术壁垒。

由于上海方面调动了几乎所有可调动的科研和生产力量, 并大量参考我国在地地导弹发展中积累的成熟技术,整个“风暴一号”的研发进程进展神速,从开始研制到第一台发动机试车,仅花费4个月时间。1972年8月10日“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基地进行首次发射,取得了基本成功。但是在火箭“大跃进”的背后,实际上却有着大量隐患。当时的政治生态导致上海方面在研制中过分强调进度,没有尊重科学的客观规律,甚至不能容忍航天领域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的不同意见。

虽然在1975年7月26日,“风暴一号”火箭成功将重量超过1吨的“长空一号”卫星发射升空,但在1973年9月和1974年4月,“风暴一号”因为关键部件缺乏地面试车,发射连续两次失败。随后在1976年、1978年又两次出现严重发射事故。这些事故直接导致有关部门对“风暴一号”的可靠性丧失信心。在逆境之中,上海航天人决定挑战“一箭多星”技术,用实践证明“风暴一号”运载火箭。

应该说,“一箭多星”对火箭设计和制造技术是一次综合性大考。既要突破多星分配器、多星分离和轨道部署的技术瓶颈,掌握多次点火上面级的制造工艺,以保证不同卫星对入轨相位和高度的要求。这一技术与洲际导弹的多弹头再入技术有着相当大的关联性。同时又要求地面测控体系能够满足同时测控多颗卫星的需要。

1.《中国航天大事记 中国航天大事记:“一箭多星”的前世今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航天大事记 中国航天大事记:“一箭多星”的前世今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57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