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足令开始后的卢森堡公园 来自东北沈阳的小季现在是一名设计师,她来法国已经八年了,先是来留学读硕士,后来遇到了现在的男友,她也就在法国留了下来。因为做设计工作,平时时间比较自如,她也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闲情逸致,更因为男友是法国人,对法国人的生活习惯与性情知之甚多。 小季回忆起三月初法国新冠肺炎感染人数还在百人左右时,她和身边的法国人都不觉得紧张,她还去巴黎市中心的公共泳池游泳。当时,她曾听说男友公司的同事从意大利度假滑雪回来,被公司要求在家隔离两周。当时她的想法是:“就算疫情蔓延到法国,也要等上千人感染后才会出现拐点,现在不用着急。”她指出,三月初,法国总统马克龙还在推进退休改革,工会和黄马甲时不时还在组织罢工,新冠疫情对大多数法国人来说都是遥远的事。 转眼到了3月11日,小季男友公司的一位同事病倒了,在家高烧两天。当时,法国政府的卫生政策是防疫二级,基本经济生活和居民的日常生活如旧。小季听说,这位同事曾给医院打电话,告知自己高烧39度想求医,但医院回复的是他还年轻,即便得了新冠也没事,医院为防止医疗资源挤兑,暂时只接受重症和老人。小季也强调,当时法国媒体的报道趋势,也是鼓励怀疑自己感染的法国人先联系家庭医生,尽可能在家自我隔离,将医疗资源让给弱势群体。 3月15日的周日,小季记得那天天气非常好,她和男友找了个人不多的咖啡馆坐一坐,没想到这是最后一次享受这份“法式浪漫”。因为法国政府当天宣布,全国从16日进入防疫第三阶段,所有餐馆、酒吧、夜店、电影院等“非必要”营业场所全部关门,仅保留超市、药店、烟草店、银行、加油站等日常生活必需场所开放。 有趣的是,当防疫升级、且全部餐饮娱乐场所关闭后,法国人并没有想到好好在家防疫,不少人涌入公园。小季记得3月16日和男友外出,看到从塞纳河到卢森堡公园,到处都是晒太阳的法国人。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小季所在街区的一个餐馆门口,老板把使用不完的食材发放给附近居民时,大家排队倒还遵守了一米安全距离的要求。但小季也强调,在法国戴口罩的仍是少数人,这大概也和法国政府宣传戴口罩无用有关。 法国百姓过于“散漫”的状态让法国政府也十分着急。3月16日晚,马克龙发表电视讲话,不仅批评了法国人不负责任的外出行为,也宣布全法于17日进入全民限足15天,除了购买食物、看病、体育锻炼和必要工作原因,不建议法国人出行,且出行必须配有政府专门指定的允许令,以个人信誉担保签字方可,否则将面临罚款的可能。小季发现,全民限足令一出,法国人才真的开始担心了,地铁里戴口罩的法国人越来越多。 新冠在法国蔓延的情况十分严峻,从2月22日仅8人确诊至3月18日全法确诊人数已高达7751人,死亡人数175人。小季感叹:“法国人自由散漫惯了,看到邻国意大利的情况越来越糟,才感受到中国经历的一切离他们的生活并不远。”她希望政府现在采取的措施还来得及。 根据中国驻法大使馆最新消息,3月18日,中国政府向法国提供的医疗物资援助运抵巴黎戴高乐机场,包括医用的防护口罩、外科口罩、防护服和手套,在这批援助物资的包装箱上,均标有“千里同好,坚于金石”。小季觉得,在中国抗疫的紧要关头,法国提供了支持和帮助,现在法国疫情形势严峻,中国也愿意提供帮助,这是“患难见真情”的写照。
教学楼门上贴着“不戴口罩不得入内”的标语 小凌摄影 在韩中国留学生小凌于二月初从中国回韩国,在学校的要求下开始了为期两周的隔离生活。学校专门空出一整栋宿舍楼给中国留学生隔离用,每个人单独一间。在这两周中,宿舍管理员每天早中晚都会准时将饭盒、水送至房门口。隔离期间,整个宿舍都是封闭的,不能点外卖也不能取快递,受隔离的学生们基本活动范围仅限房间内。此外,学生们每天早中晚需自行测量体温,并将相关信息发送给学校工作人员。 经过两周隔离后,小凌回到了普通宿舍楼。因学校延迟开学,再加上很多留学生没有返韩,宿舍楼里十分冷清,原本的双人间也基本都只有一个人住。学校的商店、宿舍、教学楼内,工作人员平时都佩戴口罩,每一栋楼进出口都配有免洗洗手液,门上还贴着“不戴口罩不得入内”的标语。 目前,韩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过8000例,但是最近几天新增确诊病例已经降到了两位数,疫情大有好转。但小凌还是选择尽量待在宿舍中不出门。吃饭的话,就点外卖或者在网上超市订购食材。虽然目前来说粮食并不紧缺,还是囤了一些食品以备不时之需。同时,学校的网络课程也从这周正式开始。 小凌说,"我感觉韩国政府和民众初期并没有非常重视这次疫情。直到新天地教会集体感染事件发生后,政府对疫情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不管是防控、宣传,还是疫情信息公开方面,韩国政府做得都不错,所以目前疫情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比如,之前韩国口罩市场一度出现混乱,到处口罩售罄或价格翻了好几倍。韩国政府及时采取了应对措施,从之前禁止高价售卖口罩和囤货,到最近统一调配口罩资源,实名限购。中国各地也向韩国捐赠了大量的口罩等防护物资,口罩缺乏情况很快就会好转。
韩国便利店只剩下棉口罩小凌摄影 王女士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孩子都在德黑兰的国际学校上学,作为家庭主妇的王女士已经在德黑兰生活了许多年,对于伊朗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 她有着切身的经历和深刻体会。王女士说,整体上看,伊朗这次疫情经历了一开始的忽视大意不重视、继之而来的不知所措手忙脚乱以及适应后基本稳定的三个阶段。 王女士说,从今年一月底的时候,我就没有再送孩子们上学了。一开始,大家还对是不是要送孩子去学校有点犹豫。但是很快,学校就放出放假的消息。不过放假的消息并不是一下子说出来的。假期也是慢慢通知的。我觉得,这也和当地伊朗人的民族性格有关系。要是告诉他们一下子放一周假的话,他们立刻就会欢天喜地,打包出门去旅游、串门之类。 “一开始,病毒在伊朗暴发的时候,我就开始准备口罩、手套、消毒药水等物品。我也提醒了微信群里的妈妈们准备一下。开始,很多人都持不置可否的态度。 而且,最初本地宣传说‘儿童是不易得病的群体’,所以刚开始大家心情还是比较放松的,毕竟在母亲看来,孩子不生病才最重要。各种媒体也出来辟谣,请民众不要过分紧张,甚至提供了当地的各种土方子:从多摄入维他命C,比如吃甜柠檬、维C泡腾片到燃烧传统香料消毒,不一而足……” 有不少心理学家也出来强调,让大家心情愉悦,心情好了免疫力才强,否则容易让病毒趁虚而入。总之,持各种态度的人都在媒体上竞相发声,这时候政府还是提醒民众以预防为主。确实,除了预防还有什么办法呢?这是伊朗疫情的第一阶段情况。 “ 到了第二阶段,大家开始买不到手套、口罩和酒精,学校放假也成了定势。我们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愉快的伊朗人开始串门子、开派对,一大家子去里海别墅度假。我曾建议要去乡下别墅躲一下的家长,还是留在有救治能力的大城市吧。可是她们还是跑到自认为安全的小城市了。这时候媒体宣传跟上了,政府劝老百姓不要出门,尽量减少接触。但是不少人依旧我行我素,再加上接近伊朗春节,大家还是很开心有这么长的假期。旅游、聚会、串亲戚都安排起来。” 与此同时,关于新冠肺炎的谣言四起,媒体也陷入了忙碌的状态。 第三阶段,伊朗民众开始适应,处于基本稳定的状态。街上人少了起来,有口罩的也戴上了口罩,开始采购囤物,尽量减少出门的次数。值得一提的是超市里的储备基本充足,没有抢卫生纸等基本生活用品的现象。肉类消费得比较快,不过超市一直有补充。大街上,政府免费发放消毒水,各种防疫措施也多了起来,情况好了许多。 3月20日开始,就是伊朗的新年了。王女士期待,希望大家过年的时候少串门!外面的花开了又谢,到了夏天还有那么多花等着我们去欣赏呢!
1.《看国外 【网连世界】病毒无国界海外华人看国外如何战“疫”(上)》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看国外 【网连世界】病毒无国界海外华人看国外如何战“疫”(上)》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82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