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玉林仍然保持着明亮的画面

在苏州昆曲研究所,几位年轻演员表演了昆曲《牡丹亭》的现场版。王建忠给中国拍了一张明亮的照片

“原来是美好多彩的,好像是付给破井的!这是美好的一天,很荣幸……”

《牡丹亭》恐怕是所有热爱昆曲、学习昆曲的人都无法回避的一部戏。正是这部剧把年轻演员余九林带入了大众的视野。

迷上昆曲永不疲倦

余九林并非出自“梨园世家”,而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对昆曲产生了眷恋。初三毕业的时候,苏州昆剧院的老师来学校招生。看到学生后,老师第一个用手指指着余九林。余九林回忆说,正是这个“点”把他带到了昆曲的门口。

2002年12月,台湾作家白先勇应邀在香港中文大学演讲《昆曲中的男欢女爱》。他希望几个年轻演员能配合讲座进行现场演示。主办方选了四个人,其中一个是余九林。当时白先勇正在酝酿青春版的《牡丹亭》,打算用更贴近人物的年轻演员来演绎这个古老而青春的传奇。余九林在这次演讲中的“惊艳之梦”,让白先勇认他为青春版《牡丹亭》中的“柳梦梅”。

之后,余九林师从、张等著名昆曲艺术家,进行了一年多的魔鬼训练。“偶像级老师手把手教,简直无法想象。”余九林说:“这段时间,我在个人修养和表演技巧上的提升几乎是不可复制的。”

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在台湾首映成功,艺术的种子从此传播开来。截至目前,青春版《牡丹亭》已在国内外完成近300场演出。它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为昆曲赢得了年轻的观众。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承载了13年来众多昆曲人的共同努力,也证明了传统艺术在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培养演员,也要培养观众

如果去剧院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休闲娱乐方式,为什么还要担心戏剧的发展和传承?昆曲不仅要培养演员,还要培养观众。青春版《牡丹亭》让一群年轻人通过不断走进校园来感受昆曲之美。

余九林对2007年四川大学的一次参观印象深刻。演出原本安排在1000多人的礼堂,但当地师生热情高涨,座位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组织者不得不将场地改为体育馆,并临时搭建舞台。这是余九林第一次在体育馆表演昆曲。当晚观众达到七千多人,场面非常震撼。余九林说:“同学们的热情和活力感染了舞台上的演员。既然他们爱看,我们就用十二分给他们看!”

在13年的巡演中,余九林也见证了舞台上观众的变化。“十年前,昆曲观众的平均年龄太大了。有许多白发苍苍的老人从舞台上往下看,他们的座位经常不满意。吃饭和接电话经常发生在看歌剧的时候。现在的观众越来越遵守剧场礼仪,越来越多的‘批判’观众。他们私下做作业,甚至拿着剧本看剧。”余九林认为,这种变化是自然的结果,观众对文化身份的渴求正在成为昆曲艺术传承的有力保障,“昆曲的优雅与浪漫吸引着年轻人,大家越来越投入到看剧当中。”余九林说。

这是事业,也是事业

“刚认识白先勇老师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对昆曲一定有历史使命感。’”余九林认为,这种“使命感”是对昆曲的继承和发扬。

昆山巴城是余九林和昆曲的故乡,昆曲在这里完成了“昆曲前身——昆山腔——昆曲”的壮丽演变。2016年8月,规划了两年的余九林工作室正式开业,利用家乡优势打造特色“昆曲镇”。“我的成绩都是昆曲给我的,我要为昆曲做点什么。”余九林说。

“字画陈列于耳室,清曲在厅捻转,后院半亭,可享可游。”工作室装修精致,古色古香。余九林说:“昆曲馆版的演出可以在这里实现,后花园也可以进行袖珍的现场昆曲表演,让观众近距离欣赏昆曲。”工作室自成立以来,探索了“大美昆曲”系列讲座、知名演员分享会、昆曲导游、“小昆曲班”教学等多种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欣赏和学习昆曲的专业场所。

“昆曲滋养了我,成就了我。以前是我的事业,现在成了我的事业。”工作室是余九林继承昆曲的新起点。在运营过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他还在网上播放直播。5月26日,余九林工作室邀请苏坤国家一级演员沈国放进行讲座和示范表演。由于空的限制,只有30人来到活动现场,但在互联网同步直播中,在线观众人数达到5.6万多人。工作室举办过七八次这种直播,有30多万人观看。手机和电脑屏幕虽然小,但也是大舞台。余九林说:“互联网正在为昆曲和观众搭建一座新的桥梁。”

1.《做昆曲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做昆曲的传承者和传播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784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