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海军和陆军的发展并没有成倍增长。德国军队横扫欧洲,占领波兰,迫使法国称霸欧洲的时候,德国海军只是用来阻挡英国的海运,主要是用潜艇。德国海军与英国海军差距过大,导致德国海军战绩不佳。然而,这并没有打消德国成为海军强国的梦想。其中德国建造的俾斯麦战列舰汇集了当时德国的先进技术和工艺,是二战中的第三艘。

kms俾斯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导致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军事力量发展的限制。发展大型、大吨位水面舰艇是不可能的,但早在1932年,德国海军就开始研究建造战列舰。

1940年8月,“俾斯麦”号建造并投入使用时,标准排水量为41700吨,超过了英德海军协定规定的35000吨。至于满载排水量,俾斯麦已经达到5.09万吨。与其他战列舰相比,俾斯麦号由于基尔运河水深有限而更宽,使其能够在波涛汹涌的北大西洋中稳定航行。此外,它装载的大量石油也使它能够参与类似于太平洋的远距离作业。

主炮是52倍口径的双装8支380 mm SK/C-34炮。主炮最大射速很高,最小仰角射速3发/分,最大仰角射速2.3发/分,达到同期战列舰最高水平。一战后新建战列舰主炮中,属于中下游,弱于大和和爱荷华。

主炮塔采用前后对称的背包式布局,前后各有两座桥,射程不低于尼尔森的45倍口径16寸主炮。主炮穿甲弹采用“高初速轻型弹丸”,在近距离战斗距离内威力较好,但远距离目标存储速度性能相应降低,弹道延伸较低,不利于远距离炮战。但其护甲遵循“增量护甲方案”的旧设计模式,造成了大量的位移浪费。俾斯麦装甲的总重量在同期战列舰中所占比例最大,占标准排水量的41.85%。虽然是同期战列舰中防护规模最大的,但由于其主装甲堡垒的侧壁覆盖了吃水线长度的70%和侧面高度的56%,由于防护面积过大,其装甲厚度远低于尼尔森的355MM。此外,船将主水平装甲布置在第三层甲板上,在弹道上与主侧装甲同时重叠。在近距离,对船体关键部位的保护大大加强,超过了同时建造的其他战列舰。但由于水平保护较弱,在中长距离保护不足。它的TDS可以抵抗300公斤的烈性炸药的爆炸。

俾斯麦级战列舰的设计始于1935年。

1936年7月1日,龙骨被安放在汉堡的布鲁姆福斯造船厂。

1939年2月14日情人节,“俾斯麦”号战列舰下水。

1940年8月24日,他正式加入海军服现役。第一任船长是奥托·恩斯特·林德曼船长。

1940年9月15日,他在服役后去基尔·B& amp开始测试工作,不久又回到B&;v船厂做最后的设备调整。

1941年3月6日开始在波罗的海训练,开始形成战斗力。之后,他留在了波罗的海。

1941年5月18日,他在重型巡洋舰伊根王子号的陪同下参加了莱茵集团。

1941年5月24日,美国“威尔士亲王”号和“胡德”号战列巡洋舰遭遇英国拦截舰队。激战后,俾斯麦击沉了英国皇家海军旗舰“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但也被“威尔士亲王”号击伤,为日后被合围奠定了基础。

1941年5月26日,“俾斯麦”号再次被皇家方舟空母船“旗鱼”号鱼雷击中

1941年5月27日上午,英国主要追击舰队乔治五世和罗德尼战列舰袭击了俾斯麦。10点36分,“俾斯麦”号在布列斯特以西400海里处沉没。

喜欢小系列文章的请关注。读者的巨大支持是小系列的超强力量。

1.《俾斯麦号战列舰 帝国的骄傲:二战德国的巅峰之作俾斯麦号战列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俾斯麦号战列舰 帝国的骄傲:二战德国的巅峰之作俾斯麦号战列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751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