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与语文》。新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加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制定了学术质量标准,首次简明地提出了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并于2018年秋季实施。

新课程标准有什么新内容?以下新变化值得所有高中生和家长认真理解。因为把握好学习方向,提前做好准备,是高考轻松取胜的关键因素。

1.高中古诗词背诵次数从14次增加到72次,加强了传统文化教育。

新课程标准加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最突出的语言为例,除了保留原《论语》、《孟子》、《庄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记》等文化典籍,要求学生广泛阅读,阅读各种古代诗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贯穿于必修、选修和选修部分。在“课内课外阅读材料建议”部分,明确规定“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占课堂阅读材料的1/2”;原标准“读题建议”改为“背古诗词文推荐题”,推荐题数由14个增加到72个。

值得注意的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时间是2018年秋季。所以18届高考考生背的古诗词还有64首!

二、设立“革命传统作品”专题,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是此次课程标准修订的另一个重点。语文、历史、思想政治、音乐等课程标准与学科相结合

革命传统教育因其自身特点,内容要求得到加强。

比如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设置了“革命传统作品”专题;要求学生在课内外广泛阅读革命先辈的著名诗歌。课内外推荐的文章有毛泽东的诗和鲁迅、郭沫若等一批反映革命传统的作家的作品。

同时,鼓励感兴趣的学生集中阅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诗集》、《反映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伟大历程的长篇文学作品》,撰写研究报告或文学评论。

再比如,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系统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课程。

第三,适当增加课程的选择性,明确育人定位。

与2003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相比,新课程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优化了课程结构,加强了有效课程实施的制度建设。

针对长期以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强调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群众的基础教育,不仅是为高考做准备,更是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适当增加课程的选择性,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选修课。

与2003年版相比,新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体现了鲜明的育人取向,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和整体性明显增强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例如,在思想政治课的“政治与法治”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重要性;

在历史课程中,设置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题目;

语文、历史、外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在地理、生物、化学等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树立“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在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数学等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学习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等。,培养手艺和创意设计能力。

在这次修订中,各学科首次提出调和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学科课程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而克服了重教轻人的倾向。

第四,课程与考试相结合,保证新课程标准与高考综合改革的有效衔接

新的高中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将学习内容分为必修、选修、必修和选修三大类,适用于高中阶段考试、高考的统一要求以及学生兴趣和特长的发展。

在课程实施方面,加强了对在校学生发展指导体系、选课步行课教学体系、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指导,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管理要求和条件保障措施等。

在考试命题方面,各学科细化了评价目标,加强了对学科素养评价的指导。

声明:本文部分材料来源于人民日报,由百年来一小群人才编辑整理。

更多高考公益微课堂-微信号:bnyc123456

1.《高考新课标 新课标,新在哪?搞清楚这些变化,轻松完胜高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高考新课标 新课标,新在哪?搞清楚这些变化,轻松完胜高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743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