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中华两个无论是气质文化还是历史传统都极其相似的民族,从来都不甘沉沦,辉煌中她们精彩,苦难中她们坚强。法兰西将中华喻为沉睡的雄狮,中华将法兰西誉为自由女神。但近代以来两国的建交之路却缓慢而漫长,最终,以戴高乐为首的法兰西共和国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先后向东西方两大霸权主义阵营说“不”,牵手开创了世界多元化的新格局。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两大阵营对峙下的中法两国各自分属于东方阵营和西方阵营,尽管中法两国早有酝酿建交的努力,但却始终没突破两大阵营对峙的结构性障碍。中法在“殖民问题”上存在的分歧,也成为中法建交的一大障碍。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国际形势出现新变化:美苏对抗缓和;法美分歧扩大;中苏关系恶化。这一系列变化促使毛泽东“一个中间地带”理论发展到“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同时期“戴高尔主义”也最终形成。毛泽东、戴高尔两大战略家不谋而合、心有灵犀勾勒的国际关系新思维: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共同要求,立足国家利益的共同出发点,顺应“非殖民化”历史趋势的共识,促进了多元世界格局的形成。正是由于“两个中间地带”理论与“戴高尔主义”的契合,为中法在实践上突破两大阵营对峙的结构性障碍和“殖民问题”上的分歧奠定了基础,从而使得中法建立正常交往成为可能。

一流的国家始终具有一流的气质,这是历史性规律。中法两国文明差异很大,但两国均具备一流国家气质这一点却十分神似。中法建交50周年来,暂且不谈戴高乐临终想见毛泽东等友谊佳话,但2003至2005中法互办文化年就具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2012年法国蒙彼利埃“20世纪广场”营造的毛泽东邓小平塑像又为中法关系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明是多元的,文化是开放包容的。中法两国一流大国只要秉承兼容并包的理念,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下一个50年两国关系将更密切,将为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做出更大贡献,将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1.《两个中间地带 中法两个始终不甘沉沦的一流大国的艰难牵手之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两个中间地带 中法两个始终不甘沉沦的一流大国的艰难牵手之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43095.html